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C.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 2. “其根本用意在于本乎现代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并结合中国固有的思想,以指点出人文与社会进化必须遵循的自然道理及中国文化所应发展的方向。”“其”当指(  )
              A.《天演论》
              B.《时务报》
              C.《新史学》
              D.《新青年》
            • 3. 近代某文论写到:“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该文作者当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梁启超
              D.严复
            • 4. 材料一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按大多数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这个机构将能确保大多数人的自然权不受侵犯。在所有政体中,民主政体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
              -摘编自斯宾诺莎(荷兰)《神学政治论》(1670年)        材料二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仁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       材料三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概括材料一中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
              (2)概括材料三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并分析他与材料二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处。
            • 5. 将近代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 6. 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
              A.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B.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制
              C.主张在中国实行宪政
              D.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 7. 严复在《原强》中称:“民力已堕,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为此,晚清知识界提出了(  )
              A.民主与科学的总想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C.革命与民主共和的思想
              D.新民强国的政治主张
            • 8. “中学”与“人学”材料一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娱;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严复《论世变之亟》1895年2月
              材料二
              非为天地人三学,则无以尽事理之悠久博大与蕃变也,而三学之中,则人学为尤急切。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曩者吾人以西人所知,但商业耳,火器耳,术艺耳,星历耳。自近人稍稍译著,乃恍然见西人之所以立国以致强盛者,实有其盛大之源。
              --严复《英文汉诂》1904年
              问题
              (1)材料一中“三纲”是指什么?
              (2)从材料一中概述西方是从哪些方面重视“人学”的?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严复所言的西方“盛大之源”是什么?
              (4)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严复所持观点的看法。
            • 9.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主要活动
              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 10. 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