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2.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成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 3.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明朝的“鱼鳞图册”

              [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 4.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现象。以下是几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最能反映出中国古代


              [     ]


              A.土地集中程度后期比前期更高
              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前期比后期更强
              C.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后期比前期更为紧张
              D.农民战争的目标前后期有实质性的变化
            • 7. 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     ]

              A.租调制
              B.摊丁入亩
              C.一条鞭法
              D.两税法
            • 8.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摘自任文使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单位: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