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朝故事》卷上载,唐禧宗重修安国寺毕,设大斋,扣新钟,规定“有能舍一千贯文者,即打一槌”。(巨富)王酒胡半醉而来,径上钟楼,连打一百下,从西市运钱十万贯入寺,受到唐禧宗宴请。据此可知唐禧宗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暂告一段落
              B.商人的社会认同有所改善
              C.佛教盛行寺院建设受重视
              D.政府鼓励商业的适度发展
            • 2.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 3.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载:“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材料反映了唐朝(  )
              A.按出身门第划分四个等级
              B.开始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C.强化对工商业者经济限制
              D.明确禁止官员从事工商业
            • 4.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你可以:(  )
              ①看到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②看到杭州、湖州已经成为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③翻阅雕版印刷的《东京梦华录》;
              ④每月五次逛相国寺庙会。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5. 材料一 自丧乱(安史之乱)以来,汴水堙废,漕运者自江、汉抵梁、洋,迂险劳费。三月,己酉,以太子宾客刘晏为河南、江、淮以东转运使,议开汴水。庚戌,又命晏与诸道节度使均节 赋役,听从便宜行毕以闻=时兵火之后,中外艰食,关中米斗千钱,百姓按穗以给禁军,宫厨无 兼时之积。晏乃疏波汴水,遗元载书,具陈漕运利病,令中外相应。自是每岁运米数十万石以 给关中,唐世称漕运之能者,推晏为首,后来者皆遵其法度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三》
                  材料二刘晏受命以后,以转运为己任,为了弄清多年漕运的利弊,或坐船,或乘马,亲自对 过去漕运沿线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他长途跋山涉水,实地调查研究漕运情况,“尽得其病 利”。他要治理漕运,又担心受别人牵制,其治理方案难以推行,为了得到当政宰相的有力支持,他致书元载,具体陈述了漕运中的“四利”“四病”。……刘晏所陈述的四利四弊,既指出了开通 漕运利国利民,可以振兴经济,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困难,如不解决这些难题,漕运仍然是纸上谈 兵。元载正独揽朝政,看了刘晏的书信,极力赞成其事,因此刘晏“得尽其才”。从此,江、淮财赋 才得以运至关中,……大凡每年运至四十万斛,“自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刘晏改革漕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刘晏改革漕运成功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作用。你对此有何认识?
            • 6.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
              ①商业产生--商朝   ②工商食官--周朝
              ③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  ④长安、洛阳、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隋唐。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 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有人说:中国经济在明清时期落下了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这一顽疾一直影响着近代经济的发展。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8.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如果有机会拜访这座城市,你会因为众多的佛寺而感到震惊。宴会上常可看到外国女子组成的乐队,坐在骆驼背负的平台上表演,演奏着类似吉他的琵琶。”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朝的长安
              C.北宋的汴京
              D.清朝的北京
            • 9.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首唐诗反映了(  )
              ①唐朝商人经营范围广泛②当时商品种类多 ③唐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唐朝存在贩卖奴隶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10. 唐后期的《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唐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  )
              A.印度半岛南端
              B.非洲东海岸
              C.波斯湾
              D.红海沿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