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请回答:
              (1)材料一石画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根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怎样的不利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 2.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3. 扬州盐商是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 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特别是盐商在清康乾时期最为显赫,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明清时期都将两淮盐区的最高管理部门设在扬州,使其成为盐政中心。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 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三 扬州盐商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积极观念的熏陶和影响,仁爱、忠义、礼和、睿智和诚信并存,在商业行为风格上自成一派。另一方面长期被封建落后思想所禁锢,重本而轻末。
              --摘编自朱迪《扬州盐商衰落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文化的积极内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扬州盐商文化的社会影响。
            • 4.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会馆的发展变迁”课题的过程中,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B.会馆的出现是政府重视商业发展的结果
              C.会馆的出现与明清的商帮密切相关
              D.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 5.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6. 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  )
              A.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
              B.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
              C.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
              D.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 7. 徽商、晋商等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是在(  )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 8.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
              16203001700
              1850720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 9.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 10. 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  )
              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
              B.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
              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
              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