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风云网》(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 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当时各国都在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关注相互间攻伐的胜负,孟子仍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不合时宜而郁郁不得志。孟子的游说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响应,梁惠王……嫌他太迂腐;齐宣王……甚至勃然变色,顾左右而言他。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儒学在战国时代的遭遇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哪些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分)

              (3)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