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

              (1)中国传统思想在“天道”与“人道”的合流中出现两次嬗变,试以汉、宋时期历史加以说明。其影响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研究西方汉学的我国学者阎宗临说:“当一国的知识或思想被介绍到另一个国家时,时常变成一种批判的工具,耶稣会介绍中国(儒家)文化到欧洲,亦不例外。18世纪的思想家利用他们的文献反过来攻击教会,这是当时耶稣会所想不到的。” 
              ——摘编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2)材料二中“18世纪的思想家利用他们的文献反过来攻击教会”,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是什么?意图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他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另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
              (3)材料三文中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只写序号)______(①亡国②革命③帝制)。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及已提供的信息,完成对下列表格的填充:


              材料四 下图为2006年中意友好年的宣传画《大卫与兵马俑的对话》:兵马俑和大卫站在一起本身就引人关注,更何况大卫还要问上一句:你好!这不是真实的场景,它出现在意大利文化年的宣传招贴画上。正是这样一个好的创意让意大利文化迅速走近了中国百姓。

              (4)此图被选中为中意友好年宣传画,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服饰作为一门即古老又现代的实用性艺术,总是在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试解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六合一统帽

              平定四方巾

              材料二 

              明代服饰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三

              毛里披风、紧身裤袜、绣花衬衫

              貂皮里黑丝绒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

              拉夫领、带切口及肩饰的上衣、肩夹绸裤

              黑色丝绒外衣,配有小包和镜子的锦缎衣裤

              腰间带有轮状褶肩的塔夫绸裙,金属丝支撑的扇形带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帽饰体系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时期由谁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一元文化”指的什么文化?材料二中强调服饰的一致和整体意识,符合“一元文化”中的什么社会规范?这种规范的提出是什么时期兴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一元文化”在明末清初曾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巨大反响,请列举三人?他们对“一元文化”的贡献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文艺复兴中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材料一、二、三的对比,你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 7.

               (2007上海历史)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问题:(7分)

              (1)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  (1分)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3分)

              (3)案例一如果发生在唐朝,是否会维持原判?为什么?(3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当时各国都在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关注相互间攻伐的胜负,孟子仍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不合时宜而郁郁不得志。孟子的游说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响应,梁惠王……嫌他太迂腐;齐宣王……甚至勃然变色,顾左右而言他。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儒学在战国时代的遭遇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哪些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分)

              (3)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弗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 知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赏罚哉!                        ——李贽《藏书》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孔子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比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文章选编》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人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各自主张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并说明儒家思想在三个时期的不同地位。

               

               

               

               

               

               

               

              (2)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