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君为臣纲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君臣共主
            • 2.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 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 4.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 5.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 6.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7.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②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③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④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8.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

              A.扬仁和礼
              B.仁政
              C.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
            • 9.

              (25分)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8234次

              36.2%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20.5%

              财富观念

              利、财、富

              5395次

              23.8%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9.5%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1)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汉时期上述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总理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对“世界意识”的认识历程。(3分)结合史实论述这一认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哪些重大影响?(4分)

              材料三  下表体现了建国后的户口制度变化

              时间

              户口制度具体规定

              1958年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或学校的录用证明

               

              1984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户口。

              1990年

              “农转非”政策放开,全国出现了大量集中性办理城镇户口的现象。

              (3)据表格概括建国后户口制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 10.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反对土地私有制
              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