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期中国世界
              10~15世纪(宋元到明清)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期)《本草纲目》“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清)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细胞学说、进化论
              材料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在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州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摘编自互联网
              请回答:
              (1)简要说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及《墨梅图》的艺术风格特征。还有哪些与其艺术特征相同的作品?中外各举一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红楼梦》《等待戈多》
              产生背景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A
              文学地位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B
              (4)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 3. 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材料二  金有余了解他(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材料三  李赞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屯只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概括材料一小说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并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丸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