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 2.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 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   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 3.
              中华文明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不主张远征。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这种认识的是  
              A.修筑万里长城B.元朝的建立C.开辟丝绸之路D.郑和下西洋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3分)
              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地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材料一反应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4分)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
              材料三:  1620年赴北美大陆在大西洋五月花号船上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源头,1639年北美出现了《康涅狄格根本法》,宣称主权属于全体人民,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宪法。(此后)1791年法国宪法问世,1908年大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私有财产、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法制、人权等原则。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材料四: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国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了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史》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17—18世纪美国宪法制定和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12分)
            • 5.
              读《秦王朝郡的设置图》。图中“0”为咸阳,“1”为内史,其它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郡,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该图反映了秦王嬴政灭六国时的情况 
              ②“1”地不设郡可能与该地为秦国都管辖有关 
              ③秦朝疆域“西至”的临洮为图中“46”郡管辖 
              ④图中设郡密集区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 6.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其主要原因是
              A.设立三公,分封天下B.扫六合之内,并天下为一家
              C.开疆拓土,强占西域D.统一度量,书同文
            • 7.
              (13分)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4分)
              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2分)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材料三  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两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5分)
            • 8.
              观察右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太尉掌管军事
            • 9.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郡县制B.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
              C.重用法家思想和人物D.打击持不同政见的儒生
            • 10.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