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通典卷•十三•选举》
              材料二  建元元年(公元前141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县举孝廉各一人。--(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审举》
              材料四:“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秦国选举人才主要标准是什么?在当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制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选官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 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 3.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
              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
              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定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衰败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梁仲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种文官选拔制度。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
            • 5.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世官制(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军功→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军功→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血缘→军功→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 7. 《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源于(  )
              A.世官制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8. 以下是古代每一阶段选官的主要标准,按顺序与之对应的是(  )
              A.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
              B.世卿世禄 门阀地位 才能道德
              C.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
              D.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 9.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 10.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封建与世袭
              B.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弊端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相对公正
              D.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