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礼仪习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1912年初,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和百姓无异。”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等

              材料三 解放前结婚要办嫁妆、坐花轿等;到了50年代,大摆结婚宴被批评为浪费。1964年后,很多地方的新娘很少用轿子、红色的嫁衣,亲戚、朋友、同事参加的茶聚取代了婚宴,在茶会上生产队的干部讲话,新郎、新娘讲述相互结识的经过、新郎新娘不是在“天地桌”前,而是在毛主席像前向父母、朋友鞠躬行礼。
              ——摘编自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反映的本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婚姻习俗在解放前后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请分析这种变化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是     
              [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3. 利玛窦曾这样评价明朝内阁的作用, “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得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这说明中国明朝     
              [     ]

              A.内阁是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B.皇权不断遭到削弱                                                                                                               
              C.内阁主持国家的日常事务             
              D.推崇法律至高无上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速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是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国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8.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9. 阅读下列材料:
              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有人说:“(中国古代)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
              甲同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成为此后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     ]

              A.甲乙对,丙丁错
              B.甲乙错,丙丁对
              C.甲丙对,乙丁错
              D.乙丙对,甲丁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