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 2. 古代中国某选官制度初创的本意是“盖以论人才高低,非谓世族高卑”,结果却造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的局面。该制度盛行于(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 3. 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西汉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中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什么?据材料分析该选官制的选官权力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科举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制度有怎样的历史进步性?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 4. “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5. 古代一名门后人,被认为是贤良之人推举到中央。经过问答面试,评定他为“上品”,并被授予议郎一职。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于(  )
              A.秦朝
              B.汉朝
              C.魏晋
              D.唐朝
            • 6.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一些人以其显贵门第而坐至公卿,他们把辨姓氏、修家谱当作首要任务;他们身居朝廷要职,却无力胜任,醉心于清谈玄虚,不做实事。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7. 西晋刘毅上疏曰:“若吏部选用,犹下中正,问人事所在,父祖位状。”这反映当时何种选官制度(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卿世禄制
            • 8.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这里所说的“以贵役贱”的现象得以解决是源于(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军功授爵制
              D.推举制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 10. 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  )
              ①是世官制度的一种         
              ②是察举制度的延伸
              ③与门阀制度相呼应        
              ④又称“九品官人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