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朝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厉行思想专制
              B.健全地方职能
              C.监视管理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 2.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 3.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4.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在《国史大纲》中又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宰相权力总体走向分散,明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宰相权力总体不断集中,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唐代宰相轮流坐庄,宰相制度总共经过六百多年被废除
            • 5.

              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 6.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7.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三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一….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刭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2分)

              (3) 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4分)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2分)

               

            • 8.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 9.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10.

              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B.“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C.“(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