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
              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 2. 观察如图图表,其中乙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 3. 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尤其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注重科技创新
              ③确立共和政体     ④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是连体双胞胎,……它们互相支持,追求同一个伟大的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 这句话强调了(  )
              A.国内贸易促成统一的市场形成
              B.现代化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C.发达的经济有利于对外扩张
              D.经济发展唤醒民族意识
            • 5. 德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崛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不过恩格斯也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131页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表5: 1951-1966年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表

              --数据2000年第28期《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周报》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出德国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70年后德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联邦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从经济、外交两个方面分析联邦德国政府为此发挥了哪些作用?
            • 6. “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7. 近代以来,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19世纪中期,促使德意志统一进程开始的关键性因素是(  )
              A.君主立宪的确立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普法战争的爆发
              D.工业革命的进展
            • 8. 材料一  就在德国的文人以作为世界公民而自豪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这使得德国人对法国的态度以及对民族主义的态度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开始是无所顾忌的狂欢,后来是毫无保留的厌恶和愤慨,最后是苛刻的否定。拿破仑的征服政策激起了德意志人民强烈的民族感情,德国的知识分子再也不高喊世界公民了,文化民族主义在侵略的炮火下升华为具体的政治民族主义,德国人要求结束分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其标志就是费希特1808年《致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录》的发表。
              --杨静《德意志民族主义对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影响》
              材料二  统一使德国的民族意识大为高涨,但是这种民族意识和统一以前那种反对民族分裂、要求民族统一的民族意识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产生于普法战争胜利后狂热的民族荣誉感中,因为在人民心目中,帝国的建立几乎完全是三次所向无敌的战争的结果。特赖切克这时已经完全拜倒在普鲁士的武力下,极力宣扬没有战争,民族和国家就不能生存,军刀建立的帝国,必然保留了许多普鲁士的封建军事残余,第二帝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事部门凌驾于民政部门之上的传统,人民也深受普鲁士崇尚武力的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一的实现使他们更加着迷于民族意识,而这种迟来的民族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容易产生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主义。
              --朱志忠《十九世纪末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后变化的原因。
            • 9.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应时代的政治局势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古代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①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管子•治国》)
              [商贾]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②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书•食货志》)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④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⑤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 ⑥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则国危矣。(《潜夫论》)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生产力水平低,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材料中划线部分选出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叙述。(写出相应的序号。)    
              (2)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还有哪些原因?
              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3)举出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三类条款,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如列出三类以上的条款,阅卷时只取前三个)
              不平等条约条款影  响
              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造成中国财政状况恶化和发展资金流失
              l
              2
              3
              (4)图反映了德意志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与德意志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 10.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促成这一巨变主要由于(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