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异端”和“人文”等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异端”的矛头指向对象。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指出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2)材料三中“讲鬼话人的对头”(即反对讲鬼话的人)是指哪个阶级的哪一派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五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3)据材料四,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根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包含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中国人很知民众政治之必要,但从没有想出个方法叫民众自身执行政治。所谓by people (民治)的原则,中国不惟事实上没有出现过,简直连学说上也没有发挥过。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现在民国的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帝国是皇帝一个人作主的,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孙中山

              (1)材料一黄宗羲的进步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哪位思想家什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宗羲的政治主张与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by people 的原则”是对欧洲启蒙运动什么思想的继承?梁启超说:“中国不惟事实上没有出现过,简直连学说上也没有发挥过。”从近代史角度考查,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举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史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by people”  的思想来源以及他在落实“by people 的原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只是刚刚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18世纪以后,理性与思想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历史的变化,终于促成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发生。   
              材料二  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他们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主张广泛地反映在当时的文学、艺术、政治方面。   
              请回答: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开的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一、二,分别从经济、政治、科学和思想等方面说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现前的“西欧历史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完成下表。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儒家学说也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This common liberty is a consequence of man's nature.Man's first law is to watch over his own preservation;his first care he owes to himself.  
               ——Rousseau, Social Contract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要推崇中国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倡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欧美国家曾发表过哪些文献体现了材料二的观点,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掀起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上心文化人的学派”……。
              材料二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材料三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1)根据材料一,按序号写出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派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莎士比亚宣扬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其省略的有关内容续写完整。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自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下表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结何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 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 “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列是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及其代表作、伏尔泰、卢梭。

              请回答:
              (1)他们各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 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其背景如何?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5)运用所学所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