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鉴于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刘铭传建议立台湾为行省,得旨允准。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他在台六年,励精图治,功勋卓著。刘铭传初到台湾时,生番土著“窟穴”,盗贼出没其间,时常侵扰百姓;而大户藉着治安之名趁机敛财招募壮丁,“抗官吏,赋税不以时至”。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后又丈量田亩,视地亩肥瘠订立课赋标准,又创茶盐、金、漾、樟脑之税,台湾府库“始岁入九十万,后至三百万”,结束了仰赖福建财政支援的历史。刘铭传“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在台“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他还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等,“台防益因“. 
              ----摘编自王树拐《刘铭传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对台湾发展的作用。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6年6 月14 日下午,李鸿章拜见德皇威廉二世,代表中国皇帝向德立州谢……应德皇的邀请,李鸿章参观了德国军队。德皇特意为李鸿章准备了一把虎皮持。看到德国军队的精良装备与高昂士气,李鸿章不禁失声说,我知果有十营这件的军队,我就不怕小日本了。
              此外,李鸿章还会见了已退休的前首相俾斯麦,进行了简短会谈。……李鸿章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此次在李鸿章下榻的行馆里,墙上就桂着李鸿幸和俾斯麦的照片。
              李鸿章的经历虽比不上俾斯麦那样传奇,但也有相似之处,他早年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后当上直隶总替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出将入相,在职务上应该说与件斯麦相当了。只不过前两年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折戟沉沙,丢尽了颜面。
              ……李鸿章和俾斯麦二人相谈甚欢。在双方交谈之中,李鸿章说起自己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随即笑着说:可是我没有希望成为“西方的李鸿章”啊!
              --摘自《李鸿章全集》(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对德皇表示酬谢的原因,并分析李鸿章参观德国军队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及俾斯麦不希望成为”西方的李鸿章”的原因。
            • 3. 材料  辜鸿铭(1856-1928),祖籍福建厦门,他精通英、法、德等9种语言,他“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敢讽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敢骂袁世凯为“贱种”。时人称他为“怪杰”。北大讲学时,学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认为,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而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终致“酿成千古未有之战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其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他还说:“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正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是永不衰老的民族。而欧洲人,由于缺乏精神生活,空虚无聊,经常处于“感情与理智”、“心肠与头脑”的冲突之中。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辜鸿铭强调:“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
              --据马克锋《中国近代文化思与辩》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述辜鸿铭的文化观。
              (2)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简要评析辜鸿铭的文化观。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
              (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反革命的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认为“痛快”。他被《天朝田亩制度》骇倒了,要挽救封建统治者的权利,牺牲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卫吾道”,所讲的“道”,只是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的“道”,从人民看来,恰恰是大逆不道。--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1944年)
              材料二
                  徐泰来认为:“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和爱国人物之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六十年里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孙映球指出:由于曾国藩办洋务,在客观上起了历史作用,即“他所做的一切构成了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章”,从而,“曾国藩的历史地位,以笔者之管见,应予肯定”。--摘编自《学者笔下的曾国藩》(1997年)
              (1)材料一、二对曾国藩的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曾国藩?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实业非有多数之母本不昌。”……苟欲兴工,必先兴学。”至此,张謇已经确立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并且有本有方有序地付诸实践。
              张謇指出:……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谋一国之强,基于教育,窃惟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而其根本之根本之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国民是张謇素质教育的崇高目标。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基于蒙养,而尤在就儿童所已知,振起其受教育之兴味,使之易晓而直觉。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中国教育之为道,使人知伦纪和德行艺三者而已…….面向世界,更新教育内容,用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科技成果培养塑造学生。实行三个结合、知行并进,在实践中陶冶学生的素质。中外并举,集纳贤才,以优良的师资保障素质教育。广辟财源,以实业辅助教育,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
              --张謇教育语录
              材料二
              张謇曾多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将中国和德、日等列强进行比较,他认为中国和列强的差距,最重要的也在于人的素质差距。他指出:“且制度之优劣,犹外物也,根本仍在人之立志”,“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环顾五洲,彼所称强大文明之国,犹是人也”。并且他还断言“有礼教有学问之国,即亡亦必能复兴”。他提醒人们:“人皆知外洋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
              --来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评价张謇的教育思想。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子龙(1608-1647),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崇祯十一年(1638)夏,南寇北奴,日益滋大,陈子龙以“君子之学,贵于识时;时之所急,务之恐后”的紧迫感,与徐孚远等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之文,撷其精英,辑成《皇明经世文编》一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包括政治、典章、财经、军事、学校等,并根据现实问题加作旁注,表达政治主张。陈子龙等编辑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俗儒是古而非今,撷华而舍实”的坏风气。这部书的出版,对稍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实用之学起了先行作用。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陈子龙辅佐南明弘光朝,清兵陷南京后,于1647年投水殉国。
              --摘编自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等
              材料二  除了追求自身的修养,理学还提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但这却被很多自诩为理学家的人所忽略。因此出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理学发展路向,即“理学修身派”和“理学经世派”,前者以倭仁为代表,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后者以曾国藩为代表,更注重建功立业。曾国藩率湘军战胜了太平军,暂时保住了满清政权;之后,他又倡导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出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责任。“理学经世”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精髓,他认识到:理学--经世--躬行是理学经世思想的全部,而且只有躬行才是理学经世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在实践中,他又始终将道德主义与实用主义相胶合,前者是本,后者是用。这再一次证明了曾国藩是“我国旧有教育理论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
              --摘编自张凡《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及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共通之处。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 年)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而在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
                     材料二光绪元年(1875 年)福建按察使郭嵩焘在《条议海防事宜》中说:“窃谓造船、制器,当师洋人之所利以利民,其法在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近天津招商局(指李鸿章主办的轮船招商局--引者)亦略得此意,然其法在招致商人,而商人与官积不相信,多怀疑不敢应,固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又说:“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李鸿章和郭嵩焘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郭嵩焘主张的实质。
            • 9. 材料一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前后,李鸿章在信函中多次论及对日本的认识: “日本……惟诸侯擅权,有似列国纷争,近撤各藩回京,议论不一,实无图我之心。”“该国向非中国属国,究之踊中国近而西国远,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日本……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倚为外府。”“今诚个外上下戮力同心,于储才、裕饷、选将、练兵、制器、造船之道,一一讲求,如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诸葛武侯之广益集思。俟一二十年后确有把握,然后举此最无礼之国,揭其罪状,布告同盟,用全力而挞伐之。” 
                                                               --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一月初二日,李鸿章上奏清廷,详细阐述了他对日本的新认识,奏云:“目前惟防日本为尤急,询属老成远见。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奉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今虽勉强就范,而其深心积虑,觊觎我物产人民之丰盛,冀悻我兵船利器之未齐。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是铁甲船、水炮台等项,诚不可不赶紧筹备。”    
                                                                  --《李文忠公全集》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同治年间前后期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2)简要评析李鸿章的上述认识。
            • 1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鸦片烟则食妖也,其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诛之不可胜诛,不可绝其源;绝其源,则夷不逞,奸民不逞……食妖宜绝矣,宜并杜绝呢羽毛之至,杜之则蚕桑之利重,木棉之利重,蚕桑、木棉之利重,则中国实。又凡钟表、玻璃、燕窝之属,悦上都之少年,而夺其所重者,皆至不急物也,宜皆杜之。……使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而后归报我皇上。--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材料二  龚自珍“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综自珍所学,病在不深入,所有思想,仅引其绪而止,又为瑰丽之辞所掩,意不豁达。虽然,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稍进乃厌其浅薄。然今文学派之开拓,实自龚氏。--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龚自珍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