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李鸿章幕府》表格,回答问题:

              注:清代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僚,古代为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整理自《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1)从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印证你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幕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述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第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什么,就其“百代都行秦政制”而言,这次革命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影响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之前,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振兴之路上的主要实践有哪些?这次革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为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材料二:慈禧太后 Empress Dowager 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所列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归类。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 5.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图2 “扶清灭洋”义和团的旗帜

                           

                  图3 康有为                图4 北京大学游行的学生

              材料二: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民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中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重大事件

              性质

              历史意义

              图1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

              爱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图2

              义和团运动

               

               

              图3

               

               

               

              图4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两方面说明当今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世界。”(4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应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调整策略,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他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新全球史》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分别面临怎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两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两国在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时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材料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怎样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其内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恃,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雌,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他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新全球史》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分别面临怎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两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两国在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材料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怎样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其内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各阶层仁人志士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与抗争。依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⑧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

               

               

               

               

              ④19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斗争,史称什么运动?(2分)

               

               

               

               

                  ⑤20世纪初,在孙中山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⑥1919年,中国人民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哪个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