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 2.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3.

              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发起国民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 4.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批评欧洲中心论……同时,全球史……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把跨文化互动作为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文化和跨文化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等。

              ——摘编自刘新成学术讲演

              (1)材料一反映了何种史观?根据材料分析用这一史观进行学习、研究的利弊(不

              得摘抄材料原句)(8分)

              材料二: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2) 材料二这种史观认为推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一史观,可能会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5分)

              材料三: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40年以来“接踵而来外力冲击”是指什么?材料中“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中的“独特性”指什么?(9分)

              (4)请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至少两个实例),论证材料三中“在‘接踵而来外力冲击’下中国社会内部‘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的观点(8分)

               

            • 5.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911年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 6.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7.

              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A.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B.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C.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 8.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 9.

              (20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一般来说,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摘自人民版教材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7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4)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 10.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传统理论往往把和平与民主同举,而把暴力与专制并论。摩尔却针锋相对地提出:暴力在历史上有着不可低估乃至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西方民主道路的起点便是暴力革命,尽管许多资产阶级著作往往有意无意地抹去这一历史渊源。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序言》

              结合中外史实,评述材料中摩尔的观点。(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