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
            • 2.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3.

              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战内战,一致抗日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廖仲恺大事年表

              1905年,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

              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参加反袁活动;

              1914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

              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次长;

              1922年,筹集北伐经费;

              1923年,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坚持国共合作;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支持省港大罢工;发表《革命派与反革命派》,批判国民党右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惨遭杀害。

              ——摘编自陈福霖余炎光《廖仲恺年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廖仲恺经历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特点。(7分)

               

            • 5.

              (25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一一《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 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 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 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一一(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概括分析其必然性。(10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9分)

               

            • 6.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 7.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D.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 8.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聚中国人民大团结力量实现了中国梦的史实有(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国民大革命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9.

              (13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人物

              著作

              核心词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自由”“平等”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康德

              《纯粹理性的批判》

              “人非工具”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3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同性。(2分)并谈谈他们思想的政治意义。(2分)

               

            • 10.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