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3年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指示:“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这表明当时

              A.孙中山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者
              B.苏联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苏联已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苏联成为支持国民党的重要国际力量
            • 2.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 3.

              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国共合作北伐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 4.

              1928年中共《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用……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而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路线则提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井冈山土地法》对推动中共革命的发展没有起到作用
              B.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
              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D.当时中国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 5.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 6.

              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
              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 7.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 8.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本质性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 9.

              董必武回忆:“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读“马克思主义。”材料表明,先进知识分子探讨的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阶段
              C.革命的方法
              D.革命的意义
            • 10.

              对《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是

              A.“山东披上枷锁”
              B.“鲁民圣地蒙羞”
              C.“列强为虎作伥”
              D.“日本狼子野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