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 2.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l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本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荆,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漏卮、求富强“殊有关系”。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据张海鸥《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下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
                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 6.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7.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 8.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 9. 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新时期析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