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马关条约》的签定导致进口激增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 2.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3.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4. .“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5.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                                                                                    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6.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 7.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 8.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 9. 下表是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表
              年代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1894年
              项目
              数量(万担)
              比例%
              价值(万两)
              数量(万担)
              比例%
              价值(万两)
              内销
              165.29
              76.78
              1414
              171.48
              44.32
              1467
              外销
              50
              23.22
              769
              215.44
              55.68
              3317
              产量
              215.2
              100
              2183
              386.92
              100
              4784
              它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大幅增长    
              B.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0.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