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鸦片战争后,中国土布市场遭受洋布冲击,主要是因为

              A.洋布美观
              B.洋布数量剧增
              C.洋布价格低廉
              D.洋布工艺水平高
            • 2.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  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2分)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 3.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
              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的茶丝被外国抢去
            • 4.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 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 年减一年, 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 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 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 省费倍蓰(xi, 五倍)。……

              材料二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2 分)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3 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 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 5.

              蒋梦麟在《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中回忆道:“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宁波

              A.百姓无所事事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迷信活动盛行
              D.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
            • 6.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下图为1820—1911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对其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①该乡出现了居民由农村向城镇、由国内向国外迁徒的趋势

              ②反映了近代经济兴起,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③反映了该地区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24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软实力的表现。(9分)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2)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说明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8分)

              材料三  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约瑟夫•奈 “两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冲突”的理由。(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3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是珍藏于安徽大学的反映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情况的文物资料。

              (1)依据材料一概述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情况。(6分)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大多采用这份商业合同书作为典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合同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二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8%—10%企业没有丝毫热情。因为这种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20%—50%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国家不是按照本应去做的那样保护其新生工业,而是根据一种古老的本能反应去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政治功能凌驾于其他一切的特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经历,解释了这些传统的行为。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绝不是因为中国对自由民主的不“成熟”,而是因为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8分)

              材料三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90年代初,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美国对华投资情况及吸引美国投资对策报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10)

               

            • 10.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