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自然经济
            • 2.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 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 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 3.

              1873一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在于自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 4.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到1920年有5200万人居住在2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材料四  美国城市化的突出特征是大都市郊区化,城市呈网络状向外扩展,人口密度较低。这虽然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活空间,但这种“以汽车追房子”的美国城市化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增加、公共交通组织成本上升、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费大幅增加,工作、生活成本提高等。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

              ——《美国城市化模式不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材料五  7月21日,由于暴雨天气,水漫北京,造成严重的人员、物质损失,7月27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7.21”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他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新华网2012年7月27日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的?(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6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4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7.21’特大自然灾害”,思考当今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存在着哪些相似的问题?(4分)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何启示?(3分)

               

            • 5.

              (18分)阅读“舌尖上的历史”,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上升,糖价越来越贵,欧洲人的钱都被穆斯林商人赚走了。他们急需找到新的热带土地用来种植甘蔗,打破穆斯林的垄断。……他(哥伦布)第二次驶往美洲大陆的船舱里就带着甘蔗苗,这一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加勒比海地区从此变成了全世界的蔗糖生产基地,原有的热带雨林被砍伐殆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非洲人之所以被大批贩卖到美洲为奴,原因也是因为糖。

              ——袁越《糖是一种毒药》

              (1)依据材料一,概括糖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的作用。(4分)

              材料二  由于茶叶出口量增长迅速,市场需求增加,从而刺激了国内茶叶种植业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种增多。清初全国茶叶产量为235万担,光绪年间增至450万担,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用于出口。随着茶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中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劳动力比例有所提高,从而改善了生产部门中劳动力的分配,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市场繁荣。

              ——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茶叶贸易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出现茶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孙家大娘在伊身后轻柔地说:“梅生娘,悠着点劲儿吧,这个干法如何能熬到天黑?”其余二人也在伊身前身后说了同样意思的话。……豌豆的味道对伊施放着强烈的诱惑。伊的手几次就要伸到磨盘上去,又怯怯地缩回来。伊知道,同样的事情,孙大娘可以干,马二婶可以干,李大嫂也可以干,惟独自己不能干。伊的丈夫是富农,前不久,因为毒死社里的耕牛,被送到劳改营里去了。伊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毒死耕牛。伊想着丈夫被抓时的情景,心里冰凉。马家二婶从背后戳戳伊的腰,伊果断地摇头。

              ——莫言《粮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豌豆的味道对伊施放着强烈的诱惑”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农作物生产对劳动力的影响。(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