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67年美国传教士赫利在江西九江创办同文书院,书院开设耶教三字经、圣经、教会史、三字经、百家姓、英文、地理、代数、植物学、动物学等,这是长江流域洋人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推动了长江流域的近代化进程
              B.我国的教育近代化开始萌发于江西九江
              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D.新式学校开始取代私塾教育并成为社会主流
            • 2.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2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1分)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那些影响?(12分)
            • 4.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为: 
              A.维新派B.革命派C.洋务派D.顽固派
            • 5.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6.
              鲁迅曾撰文评论某项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主要是(  )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民主派
            • 7.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A.外国先进科学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D.了解外国历史地理知识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梁启超批评他们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朝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代,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以上材料均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一中梁启超的批评针对的对象是谁?(2分)他们的主张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 梁启超批评是否有道理? (2分),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认为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列举他的主要著作。他是如何做到“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他推动的一场救亡运动叫什么(6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为实现伦理觉悟,陈独秀领导什么运动,此运动高举的两面旗是什么?此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8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2:“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政治派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派别的观点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     ]

              A.实施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挽救王朝危机
              C.挣脱封建枷锁,关注神界新知               
              D.注意世界时局,发展民族经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