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下列事件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是(  )
              ①垄断组织的产生  ②关贸总协定的实施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④欧共体的成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这一现象说明(  )
              A.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
              C.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
              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
            • 3. 国际规则的制定是近代以来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
              ……日本轻纺工业依靠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汇兑贬值、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1927年日本棉纺制品出口只有英国的33%,到1935年竟为140%。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现象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l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l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象天文数字一般倍增!--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获得“超级霸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产生的原因。欧元的诞生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四:
              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
            • 4. 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国际组织宗旨
              A上海合作组织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B世界贸易组织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C华沙条约组织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D欧洲共同体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A.A
              B.B
              C.C
              D.D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法律制定以后,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支配;……但是,执行机关却必须经常存在,因为法律具有持续的效力,并且需要经常加以执行和注意,行政机关就应当担此重任。--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政府基本上只具有三个功能:(1)保护社会免遭其它独立的社会之暴力和入侵的职能;(2)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和压迫的职能;(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公共工程和特定的公共制度的职能。--根据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整理
              材料三  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
              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
              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一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
              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
              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
              --富兰克林•罗斯福《国情咨文》(1941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自由”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自由思想的特点,说明二战后美国如何实践这一自由的。
            • 6. 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君主的“世界观”。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3)从材料三看,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第三个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 7.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8. 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世界历史的开端
              材料一  1.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中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主题二   世界各国的交融
              材料二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摘自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山东为例(1936-1949)》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主题三  世界各国的碰撞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阿诺德•J•汤因比
              (3)材料三中“世界与西方的冲突”主要指什么?从西方角度分析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主题四  中国的积极应对
              材料四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
              (4)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经济举措?
            • 9. 如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 10. 外交是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国际上是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1)据材料一,新中国初期实行的是哪一外交政策?其确切含义应该怎样表述?这一外交政策的实行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l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合组织实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开创了继欧盟、东盟之后又一种地区主义模式,在一个横跨欧亚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和作的历史性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创了本地区地缘政治的新纪元,使得长期以来深陷于结盟或对抗怪圈的该地区国家从此走上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崭新道路。……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上合组织的诞生是欧亚地区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
              --张德广:《上合组织与欧亚地缘政治变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合组织的生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
              (4)依据以上材料及所知识,说明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    出发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