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18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亿美元,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和英国。回顾过去,中国的外贸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
              三行。                                                ——《广东新语》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的哪些信息?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当时清政府外贸政策产生的原因。(6分)
              ⑵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4分)
              ⑶材料三中的经济状况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8分)
            • 2.  由下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可知   

              [     ]

              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农业
              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
              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D.浦东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 3.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 4. 闲章铭刻历史
              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丹青翰墨常盖有这样一方闲章:“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章上的“壬子岁”,正是1912年。这一年,吴昌硕正式定居上海。有学者认为这方闲章折射出卓越而敏感的大师面对历史转变所产生的心灵感应。
              1、1912年,无大师面对怎样的历史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上海还有许多令人难忘、发人深省的“历史转变”。请根据下方3幅图的提示,写出那些“历史转变”,并扼要的表达你对这些历史转变的思考,文体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1854

              向解放军献花

              黄浦江畔20年今昔对比
            • 5.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 6. 下图所示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指的是

              [     ]

              A.深圳经济特区
              B.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C.长江三角洲
              D.上海浦东
            • 7.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国际贸易成为联系各地区、各国家的重要纽带,并对国家力量的消长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阅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从____地区转移到____地区(填写相应的字母)。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对荷兰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在大革命浪潮冲击下,才于1929年争回一部分关税自主权,中国进口税率提高,实际平均税率由1928年前的3.5%——4%增至10%——15%。日本侵略者对此不甘心,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日货走私进口活动。大批日本不法之徒依仗侵略特权的庇护,收买和勾结中国奸商,将大量日货从东北、华北和华南等地走私进入中国。
              (2)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和部分争回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对此作何反应?中国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和完全地实现关税自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3)简要描述该统计图所反映的中外贸易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高科技产品能体现国家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资金与技术要素资源相对贫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极少。199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为28.77亿美元,占当年出口的4%.而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则上升到2182.5亿美元,占当年出口的28.67%,并且在2003年超过日本与英国。2004年和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出现顺差,说明我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

              ——据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30年》整理


              (4)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


              A.改革开放推动中国部分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B.中国主动开放,融人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成就
              D.中国对外开放是逐渐加大步伐,稳步前进
            • 9.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