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拄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美)R. R.帕尔肤《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

              ——(美)R. R.帕尔欲《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180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欧洲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材料四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欧洲风尚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变化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6分)

               

            • 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幸福是什么?”其中一位务工大哥平静回答“我姓曾”网络爆红。幸福是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时代

              幸福观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现在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梦,成为现在国人的幸福观。“中国梦”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夙愿。国人纷纷争做最美中国人,“中国梦,我的梦”成为2013 年以来的流行语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现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当代这种社会幸福观的看法。(2分)

              (4)“中国梦,我的梦”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 3.

              (22分)人类文明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6分)

              材料二  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启蒙运动的有关问题,选择了下列两本著作作为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同学选择这两本著作的理由。(4分)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

              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

              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

              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

              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

              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

              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

              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

              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

              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

              方法。

              “十五大”明确肯定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

              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

              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邓小平文选》“南访谈

              话”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照搬别国经验的教训,(4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习外国经验的主要途经及在经济建设方面借鉴与创新的表现。(8分)

               

            • 4.

              (16分)“光盘行动”、“民生幸福”、“中国梦”等是2012和2013年的新闻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 5.

              (14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团龙、立龙”已成为平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摘自《上海研究资料》

              (2)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观察下面图片:

              (3)从上面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现象和原因。(6分)

               

            • 6.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40—1840年间,英国本土人口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海外人口从20万增加到700万,中国本土人口从8千万增加到4亿,海外人口几乎为零。此时期,英国地租维持基本不变,中国地价和地租同步上涨2倍多,地主买田置地不易,佃农租地经营困难。

              材料二:1840—1940年间,中国南方沿海有一个县,本县人口从20万增加到50万,海外后裔从零增加到300万。

              材料三:贵州省1960年代外出务工人口几乎为零,2000年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务工,2010年有630万劳动力出省务工,占全省人口20%左右,有40多个县的农民工向家里汇款高于县财政收入。世界各地的超市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廉价工业品,外国的石油、矿石、棉花、大豆、大米、小麦、混合饲料大量进口到中国。贵州的市场上有泰国大米、美国的豆油、进口混合饲料生产的鸡鸭鱼出售,大量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和中国在1740—1840年间人口发展的不同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相同情形是什么?(2分)指出形成材料二情形的主要原因。(2分)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贵州劳动力流向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此变化对该省所产生的影响。(4分)

              (4)1740—1840年间,英国如何利用外部有利因素实现强国目标?(6分)近三十年来,中国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参与国际竞争?(4分)

               

            • 7.

              (28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四: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消费观。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4)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0分)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二  中学为其本,西学为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者多,议院立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主张?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五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根据材料四、五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的态度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4分)

               

               

               

              (4)材料六所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历程,这三个历程中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 9.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是如何探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以来在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经济体制和对外政策方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8分)

               

            • 10.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生活在一种并非效法我们邻人制度的政体之下。相反,我们自已与说是别人的模仿者,不如说是一些人仿效的楷模..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新型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正如克思后来指出的: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18世纪后期,北美太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法国大革命更是直接向旧界大大小小的君主宣战,把共和国的理想撒遍寰宇.

              ——岳麓版教科书《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于2005年10月19日向奎世界公开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处于一介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雅典民主的最火特点烛什么?(2分)雅典主政治产生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和影响?(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以英国和美国为例概括说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的政治制度如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6分)

              (3)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比主政治的儿个阶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7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