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 2. 将黏土刻成一个个单子,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  )
              A.《史通》   
              B.《农政全书》   
              C.《农书》  
              D.《梦溪笔谈》
            • 3.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探究主题,各自命了一个题目,请选出你认为合适的 (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张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火药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源——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4.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5. 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工业革命
            • 6.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  针灸  指南针            
              B.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C.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D.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 7.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8. 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周瑜书房的场景,根据史实判断其道具中搞错的是:
              ①书案有毛笔、纸张
              ②一本印刷的《孙子兵法》
              ③墙上挂有《兰亭序》
              ④几上放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瓶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 9. 35.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右图被称为“诗圣”的诗歌作品
              A.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
              B.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
              C.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
              D.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
            • 10. 材料一  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
                  材料二  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
                  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竞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
                  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徐光启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