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蒸汽机的改良工业革命 进入蒸汽时代
              C.电磁学理论的突破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 2.

              (30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6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8分)

               

            • 3.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的一份试卷这样记载:“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首次提出进化论

              ③其思想对中国近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 4.

              下列各项摘自某世界科技史书籍的目录,其先后顺序应是(    )

              ①西方不亮东方亮                ②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③近代科学的诞生                ④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 5.

              近代以来,神学理论不断受到冲击,教会权威不断遭到削弱,下列事件直接在教会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有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马克思、恩格斯阐明唯物史观

              ③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6.

              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①科学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科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科学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科学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 8.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
              D.重经验综合,轻理论研究
            • 9.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   国

              西   方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4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二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时期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两宋

              时期

              38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清末

              民初

              228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2分)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该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2分)19世纪末,德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哪些奇迹?(2分)

               

            • 10.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