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定了基础。
              (2)1840年后的时代特征迫使“中国精神”发生了怎样的“现代转换”。在“中国精神”的推动下,1840-1949年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哪些努力?
              (3)“中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动中国实现强国梦?试从政治、经济角度进行概述。
            • 2.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这种思想(  )
              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B.限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发展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D.肯定了封邦建国的重要作用
            • 3.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大量“弑君”、“出君”的事件,而到了战国时期此现象己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战国时期(  )
              A.郡县制度的广泛确立
              B.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C.礼乐制度的重建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 4. 公元府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燔诗书而明法度”
              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 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前42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主张,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
              李悝变法方案,首先以法律形式公开宣布废除自商周以来一千多年的奴隶制世卿世禄制度,一大批新兴地主阶级的“士”进入国家统治机构,上升为统治阶级.该措施为建立封建官僚制奠定了基础.李悝变法还制定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统一法律--《法经》.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法典,是集先秦法制的大成者,它不仅为李悝变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成为后世法典之蓝本.李悝变法还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开战国时期确认土地私有制之先河,确立了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尚志迈《李悝变法的意义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变法的影响.
            • 6.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 7. 战国时代,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都注重大量养士。这主要反映了(  )
              A.选贤任能成为社会共识
              B.士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C.世卿世禄受到极大冲击
              D.重视人才成为社会需求
            • 8. 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此现象说明(  )
              A.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
              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
              D.教育奉行“以吏为师”
            • 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该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为“天下治”而“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 10.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表明,商鞅采取了一种什么政策?分析商鞅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  1872年2月(阴历)又明令解除幕府颁布的永世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同年7月(阴历),进一步通告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
                  1873年7月28日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和《地税改革条件》,宣布在全国实施地税改革。《地税改革条例》的内容要点有四:(1)地税的标准:课税的基准不是石高(石高制是日本战国时期不按面积而按法定标准收获量来表示或运算封地或份地面积的制度。),而是土地的价格(地价);(2)地税的税率;税率与丰收、歉收无关,以地价的3%为定率;(3)地税的形态:不是纳物(纳米),而是纳钱;(4)征税的对象:纳税者不是土地耕作者,而是土地所有者。
              --改编自《日本通史》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农业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