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良畴委(弃)而不开,柔(嫩)桑枯而不采。”
              --《魏书•李安世传》
                  材料二“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魏书•韩麒麟传》
                  材料三   (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
              (1)据三则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改革中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与土地相关的措施。
            • 2.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庆历新政
            • 3.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足(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问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 4. 通过变革而图强是许多政治家的梦想。阅读材料,探讨下列主题。
              主题一   变革策略
              材料一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康有为在接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和康有为为变法分别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主题二  变革措施
              材料二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和王安石将采取什么共同的改革措施?
              主题三   变革图强
              材料三  《战国策•魏策》:“秦与戎狄同俗”、“不识礼义德行”,“夷狄遇之”。
              刘歆《新序论》曰:“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3)材料三说明了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主题四   变革反思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4)关于材料四中的这场变革失败原因的争论,你的观点是什么?阐明理由。
            • 5.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井田受之于公,毋得鬻卖,故王制曰:田里不鬻。秦(商鞅)开阡陌,遂得买卖。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矣。
              --《文献通考•田赋考一》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妇人二十亩……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和北魏孝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促进封建化进程。
              (2)根据对上题中的分析,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待奴隶主贵族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6.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无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材料二   诸胡乘晋乱迭据中土,极强盛者不过数十年,纷纠腾突,徒互为废兴而不足以定事。盖华夷地势不同,习俗亦异,统御不一,彼此不安,亦其势然也。惟拓跋迁都平城,纯用胡法控勒诸夏,故最为长久。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然则用夏变夷者,圣人之道也;以夷制夏者,夷狄之利也;失其利则衰,反其常则灭……-------《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政策?其实施的具体措施体现了孝文帝怎样的政治智慧,这对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所持的态度并归纳其理由。你是否赞成该观点,为什么?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也使鲜卑贵族门阀化。他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于汉族门阀中的崔、卢、李、郑四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须知鲜卑本无文化可言,要有学术文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鲜卑贵族自不能等到懂得儒学或有了“隽才”之后,才取得与汉人士族同等的社会地位。……孝文帝不讲人伦,只讲姓族,不问个人如何,只问门第高低……目的在使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能与北方汉人崔、卢、李、郑等大姓迅速一致起来。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材料三  时魏宗室权幸之臣,竟为豪侈,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值钱数万。--《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定姓族”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评价孝文帝“定姓族”举措?
            • 8.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指导社会政治改革总是困难的,尤其是当改革牵涉到统治者本民族切身利益时,其难度及危险更是足以吓退大多数改革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北魏孝文帝改革确是历史上罕见的事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材料二 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长期动乱的多事之秋,30余年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鲜卑族消失和北魏衰亡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
              (1)据材料一,结合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阐释改革后的鲜卑族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
              (2)对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你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 9.
              【题文】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题9分)
            • 10. 【题文】北齐人魏收所著的《魏书》中记载:(李)安世上疏曰:“……(时)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宜更均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书中“高祖”指的是
              A.汉高祖刘邦
              B.曹魏的曹丕
              C.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D.唐高祖李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