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口语中burg,意为“城、镇”;德语中burg,意为“带围墙的地方”;英汉词典中burgherurgeoisie分别解释为“公民、市民”,“资产阶级”。
              --摘自《百度翻译》
                 材料二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三“德先生”,意译是“民主”,其英语单词Democracy音译的第一个字,来源于希腊语。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西方的“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附注:代议制民主,是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的权利上。)
              --摘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依据材料一,从词源角度思考,你对早期资产阶级的来源有什么新的认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3)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