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提出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2.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包括(  )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太平洋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冷战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中一段特殊时期。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者,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文化是冷战期间一种特殊武器
              B.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
              C.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
              D.冷战期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
            • 4. 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复兴”运动在苏联受挫
              B.苏联拒绝无用、堕落的音乐形式
              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
              D.政治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 5.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果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是(  )
              A.“和平演变”策略
              B.中立政策
              C.“冷战”政策
              D.经济扩张政策
            • 6.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而对立的世界市场”,他把世界市场划分为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两个平行而对立的市场,并认为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的趋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将日益狭小和萎缩。该理论(  )
              A.推动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B.加快了社会丰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有利于苏联冲破帝国丰义经济封锁
              D.使经济领域具有了强烈的冷战色彩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
              材料二: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1948年6月24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定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响。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关系的产物。始建于196dV年8月13日。后经过多次改建0 1989年底柏林墙被推倒0 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后,联邦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93年眷取得市民们的谅解,决定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以纪念现代史上这一重大事件。新柏林墙只有70米,但体现原貌,岗亭、“死亡地带”、铁丝网等一应俱全。
              (1)据材料概括苏联修建“柏林墙”的目的。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原因。
            • 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协定》(叉称《雅尔塔密约》)指出,“千岛群岛(包括日本所称的北方领土,如图)须交予苏联”,作为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之一。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出兵中国东北。8月14日,美国把准备发给日本政府的《总命令第1号》先行通知盟国,自行划分了受降区域,其中规定北纬38度以北街朝鲜和库页岛,由苏联远东军最高统帅受降。因为苏联的受降区未包括千岛群岛,斯大林遂电函杜鲁门,要求明确“整个千岛群岛将由苏联占有”,杜鲁门同意了苏联这一要求,但又宣称“这些岛屿的处理必须在和约中决定”。1945年8月18日,苏军开始在千岛群岛登陆,并占领了属手北海道的色丹岛和齿舞岛,并宣布领有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并将其编入苏联版图。
              1951年9月8日,美国单方面签订了对日和约,苏联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因此苏日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在1955年的苏日复交谈判中,苏联方面曾考虑把齿舞和色丹两岛移交给日本,但日本坚持要求一并归还择捉岛和国后岛。1956年双方复交,战争状态虽然结束,但领土问题仍悬而未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四岛问题悬而未决的原因。
            • 10.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维持美苏两极格局
              B.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C.推行现实主义外交
              D.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