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真正世界性的保卫和平运劝在盆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广泛发展。战后由于核武器的发展,世界人民不愿再遭受新的大战的浩劫与毁灭性的核灾难,在许多国家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核军备竞赛和保卫和平的运动
                  1948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
              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发表了《斯德书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开展了签名运动。半年中有5 亿人在宣言上签字。
                  1955年,由爱因斯坦和罗素等一批科学家和学者发起,于1957年在加拿大帕格沃什召开科学和世界事务全会议,讨论削减军备与和平问题,被称为帕格沃什运动。它表明科学家参加和平运动具有积极作用。
                  1965年8月,美国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义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
                  70年代末,超级大国争夺加剧,军备竞赛升级,国际局势又趋紧张。
                  80年代初,在西欧、北美以及世界各地又掀起反对核军备竞赛、维护和平的群众性运动的新高潮。
                  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l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和平运动的特点及高涨的原因。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防止核战争方面有何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 3. 材料  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城开庭,开始了对21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
              苏美英法对德分区占领。在苏占区,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法西斯势力,铲除军国主义,实行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的措施,使苏占区经济逐渐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美国试图扶植德国,借助其物力、人力和战略地位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尽可能对纳粹战犯从轻发落,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英国延续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考虑自身实力,基本上追随美国,同意与美占区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1947年3、4月间,美法两国同意法国对萨尔区实行经济合并的要求,从而换取了法国在对德问题上的逐步合作,法国对德政策发生了转折,最终实现了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处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对德的处置给德国带来的影响。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以来,在遏制核扩散、降低核危险、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几年,国际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受挫。
              --引自新华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附加议定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在的不足之处。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帕尔默,科尔顿,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2)结合史实分析这种思想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部分)
              得住 角色 领域
              1919年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 时任美国总统、国际联盟最初倡导者 国际组织
              1920年 莱昂•维克多•奥古斯特•布尔茹瓦(法国) 国际联盟理事会主席,法国议会主席 国际组织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瑞典) 时任瑞典首相 和平运动
              1921年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挪威) 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布鲁塞尔) 军备控制与裁军
              1933年 诺曼•安吉尔(英国) 国际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作家 国际组织,军备控制与裁军
              1934年 阿瑟•亨德森(英国) 和平主义者 人权,军备控制与裁军
              1935年 卡尔•冯•奥西茨基(德国)    
              (l)根据材料,概括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对象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33年至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评奖的主要因素。
            • 7. --引新网《不扩散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根据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扩散核武条》署的历史背景。
              /格   材料《散核武器约》是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1日分别在伦敦、华顿和斯科签署的一项国条约,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和促进和平利核能的国际合作。共有11条规定,容是:有核国家得向任何核国直接间接转让器核炸装置,不帮助无国家制造武器;无核国保证制不接受和不谋求取核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国子能的际保之下,并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术作。本条约所有核器国系指在967年1月前制造炸核武其他核爆炸装置国。《不核武器条约》效来在遏制核扩散降低核危险、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国际裁军、防止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的程受挫。
              根据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扩散核武器条约存在的不足之。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
                 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就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繁荣与革命1953-1971》
              (1)据材料,概括指出阿登纳提高德国地位的设想及举措。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的相关举措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