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胜负未定的情况下宣布参战,加入以法、英、俄为首的协约国。战争结果,协约国胜,证明中国此次“站队”“站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同盟国”一方重要成员,而且是反法西斯的“战时四强”之一。战争结果,同盟国胜,证明中国此次“站队”又“站对”了。但这次“站对”与第一次“站对”非常不同,甚至可以说有本质不同。第一次,仅是胜负意义上的“对”,而无正义价值意义上的“对”。而第二次“对”,不仅有胜负意义上的“对”,更有正义价值意义上的“对”。

                                     ——摘编自雷颐《两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教训》

              (1)根据材料简要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成功地跻身战胜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实质性的差别。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叉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保障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 3.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材料 中国因为日本也是协约国,所以一直不愿加入其中去反对德国。英法俄却一直希望中国的参与。“大战”初期,中国以参战作为让我们承认袁世凯当皇帝的条件,但由于日本人反对,没有成功。日本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一来仇恨袁世凯,二来担心中国加入后就会受到协约国的保护。如果中国组织起精良的军队参战,如果四万万人在经济上取得独立,那么日本决不能漠然处之。因此,三国的提议只能作罢。

              中国对于“大战”的胜利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即便有也少得可怜。在和会上,英、法因为与日本有密约不能不支持日本,威尔逊总统为了他的国际联盟计划得以成功,也对日本让步。《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放弃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和特权,并转让给日本。”这件事太不公平,所以尽管威尔逊总统给予了承认,但参议院却不批准此条约。美国的舆论监督使政府在山东问题上不敢动摇让步,华盛顿会议上,中日双方都同意接受英美的联合调停,日本将山东归还中国。

              ——摘编自(英)罗素《中国问题》

              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战”初期日本反对中国参战的原因。



              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国在山东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及实质,山东的得失过程对处理国际争端问题上有何启示?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 5.

              一战期间和战后,没有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是

              A.俄罗斯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匈牙利
              D.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 6.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上述材料与美国1914年8月奉行的“中立”政策大相径庭,这表明

              A.美国的政策是为其利益服务的
              B.美国的“中立”是不偏不倚的
              C.美国“孤立主义”传统是一贯的
              D.美国远离欧洲,不愿参战
            • 7.

              德国帝制被推翻是因为

              A.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B.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
              C.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D.柏林工人起义
            • 8.

              材料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材料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 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叉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保障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 10.

              下图不能反映的问题是( )


              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
              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