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史记•蒙恬列传》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一举措客观上(  )
              A.加强了与“西南夷”的联系
              B.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
              C.方便了皇帝对地方的考察
              D.加快对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
            • 2.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材料三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 3. (2015秋•浙江期中)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 4. 中国史学家柳翼谋曾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国家形式之进化也。”这里强调的是(  )
              A.郡国并行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
              B.三公九卿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
              C.秦朝的思想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D.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
            •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下列历史人物对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作出贡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