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诉《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五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材料三、四、五的主张意在解决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中英两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自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下表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结何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 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 “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原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未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
              材料一: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思想解放潮流催生了科学的不断发展,牛顿创立的理论更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版高一历史下册《宇宙探险》


              材料二:读图


              图一 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图二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示意图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创立的理论是指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主要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反映的科技及传播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从科技中心的转移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1)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和形成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和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3)为什么材料三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记录了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临终遗言(《必修三》人教版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

              (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爱因斯坦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简述是哪些原因推动了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变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材料二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三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四 材料五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近代自然科学“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的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相关知识说明“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中图一二和图四五,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说明为什么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缤纷各异。中西文明在冲突、碰撞与交流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对法国的影响最为强烈。伏尔泰大加称赞中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最广阔的、最富有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时代背景阅读材料一,简要说明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列举伏尔泰及同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6——18世纪中外科技成果展示


              (2)材料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代表了17世纪中英两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分别阐述这两部著作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部著作在思想影响上的本质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索强国之路。


              材料四 19世纪后半期,中国出现翻译西方著作的热潮。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译印西书159种,1075卷。除历史、政治、兵制等30余种文科书籍外,其他均为工、农、矿、商、算、理、化、电、光、声、天、地等方面的书籍。在翻译西方著作过程中,严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译著《天演论》(《进化论与伦理学》部分章节)影响广泛。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指出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