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下图是乔托于1305——1306年创作的壁画《犹大之吻》。情景是: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

              材料二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注: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手稿经过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高福进《欧荚文化史论》

              材料三 伊文思……还想恢复它原来的模样,尽可能接近原型。他雇佣了能工巧匠用鲜艳的色彩在褪色破旧的壁画上重新描绘;他用铁梁和混凝土把摇摇欲坠的楼梯间支撑起来;他重修一些房间,根据他自己的设想,尽可能让它们显得堂皇,这样,克诺塞斯在伊文思眼里真是魅力无穷了!……伊文思“复原”后的克诺塞斯遗址是多么令人神往!一些评论家称之为“混凝土克里特岛”,真有点使人又悲又喜。悲的是:正如今天考古学家所认识到,他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依今天考古学家之见,伊文思若不试图修复它,它会显得更好些。喜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

              请回答:
              (1)名画《犹大之吻》创作素材源于什么?根据《犹大福音》手稿能否为犹大平反?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一些考古学家为什么认为伊文思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士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一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反映了犹大背叛耶稣的情节。
              材料二 到底是谁将耶稣迷上了十字架?罗马教廷自16世纪后一直认为是犹太人。直到1965年,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上才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 “罪行”。从此以后,犹太人不再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这让所有犹太人放下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三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套之于世。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 (注: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手稿经过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欧美文化史纲》

              (1)名画《最后的晚餐》创作素材源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犹大福音》手稿能否为犹大平反?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犹大福音》手稿与《最后的晚餐》所反映历史时期基督教各自的发展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蜀侯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形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
              ——[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海一号”
              2007年12月22日“明日之星”少年电视台记者小史跟随“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目睹了该沉船的打捞全程,并得到了相关采访信息:
              信息一:据水下考古队介绍,“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的古沉船,它的出水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相关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信息二: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整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信息三:据介绍,“南海一号”出水的(部分)文物包括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金器包括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如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铜钱数量达上万枚,还有不少银锭,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绍兴元宝。出水文物尤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及龙泉窑等的高质量精品,还出水了许多棱角分明的酒壶和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采访完毕后,小史将为电视台作一个关于“南海一号”的专题节目。请你与小史一起根据相关采访信息和历史记载,对下列几个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为节目的顺利播出作准备。
              (1)判断“‘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古沉船”的最直接依据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南海一号’的出水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相关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请根据以卜信息和历史记载加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古专家根据该沉船的船头指向及物品判断,该船应该是在“出航”时沉没的。请你和小史一起以一名史学工作者的身份推测一下该船的去向,并为本期节目写一句结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义。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
              (1)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项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下图,195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别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3300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那么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到2500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铸、凿各种刀具,从而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材料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论郭沫若三十年的学术争鸣》


              墨子

              请完成:
              (1)材料一的内容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信息所体现出的历史现象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沫若将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段历史的评价,甲乙两组进行讨论,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