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孔子“仁”的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仁”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②反对统治者的苛政和任意刑杀
              ③实现仁的途径是“忠恕”之道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 2.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 3. 有学者将孔子及其学说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落魄的政客  ②著述整理文化典籍  ③全球祭孔风光一时 ④君主专制的护符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图书的出版有利于孔子思想的传承
              B.该书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
              C.图2现象违背了当今“祭孔”活动的宗旨
              D.图2现象是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 7.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