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2.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 3. 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4.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但在中国,也几经变迁,一变为汉代经学,再变为宋明理学,三变为经世致用之学。宋明理学发展相对于汉代经学最主要的变化是 
              [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5.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 6.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文化,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③“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④“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     ]

              A.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B.董仲舒、王夫之、王阳明、顾炎武
              C.朱熹、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D.董仲舒、顾炎武、朱熹、黄宗羲
            • 7.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     ]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 
              [     ]

              A.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B.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做到“三纲五常”
              D.“春秋大一统”
            • 10.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