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受。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主张是

              [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 2.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材料五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六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中黄宗羲的政治观点有什么影响?材料二和材料五的观点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六,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李汉秋教授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秦朝“焚书坑儒”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着眼点是

              [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材料四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末清初儒家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图一 五经书影

              图二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图一中的“五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图下中的
              [     ]

              A、孟子

              B、董仲舒

              C、荀子

              D、老子
            • 8.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C.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 9. 秦始皇“坑儒”和汉武帝“尊儒”主要表明统治阶级
              [     ]

              A.打击或扶植儒家学派
              B.为选拔封建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
              D.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

          • 10. 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①法家 ②阴阳五行家 ③道教 ④佛教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