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家形式关涉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即政府权力的配置和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材料二: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诧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材料三: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好像一个蜂窝一样,全窝内的觅食、采花、看门等任务,都要所有的蜜蜂分别担任,各司其事……凡事务有全国一支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重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美国的“立体分权”的内容,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和更加坚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形式的设计。根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无权分立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区别。
            • 2.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德意志帝国法国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法律基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权力中心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一个王朝都比较重视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和监督,这一点在《唐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唐律》首次将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各种贪赃受贿犯罪行为的概念、具体内容、定罪和量刑都作了详细规定。在多数情况下,官员与一般百姓犯同样的罪,对官员的处罚要比百姓重,主管官员与一般官员犯同样的罪,对前者的处罚要重于后者。同时,唐代统治者在伦理道德上强调贯磐儒家纲常礼教原则,作为官吏为官从政的标准;在政治上限制官吏滥用特权;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俸禄,严格禁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在法律上将惩罚、监察、考核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预防。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  从l8世纪20年代后期到1883年,美国出现了一个公共官员最严重的腐败时期。大量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官员都想得到用权力来交换填满钱袋的机会,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能够轻而易举地收买公共官员。这些大公司的老板不惜重金贿赂官员、收买政客,将政府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为不利的是,公众对这些腐败现象并不特别地反感。历史学家莫里森说:“对于许多人来说,正派似乎离开了公共生活。”
              1883年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使美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以“能力与功绩”作为录用与衡量官员标准的法律依据。l913年宪法第l7条修正案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国会参议员由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改变了过去国会参议员由各州的州议员选举产生的旧制。1890年国会又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正式承担起管制托拉斯的责任。(托拉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而对美国社会弊端的批判,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正如霍夫斯塔特等人所言,“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能逃过黑幕揭发者那善于观察的眼睛”。
              --周琪《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惩治官吏腐败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20年代后期到1883年美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并归纳其解决措施。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二
              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 5.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了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条件、政治传统等实际情况不一样,建立的民主政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首相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宰相职务。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及不同的原因。
              (2)同样作为立宪君主,导致祖孙二人的表现有如此大差距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
              (3)材料反映的政治生活对两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 6.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说明这一观点。
              (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什么?简述英国民主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
              (4)综上所有材料,你如何看待中西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魏晋末年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成为定制,隋代大理寺所断之案,须报行政机关刑部审批。唐制规定凡遇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会审,称三司使。明、清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称三法司。决狱之权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皇帝圣裁。大理寺卿官秩,隋初为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同。明、清均正三品,可参与朝廷大政会议。通常古代地方的司法机关如  在州和县级,是司法和行政合一的。历代的特务组织,如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也都有司法审判权,甚至还凌驾于普通三法司之上,直接受皇帝管辖,自行审判、执行。同时,明清的会审制度也完善起来。死刑案件的最高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中央集权在司法方面有了集中体现。
              1902年5月1 3日,清廷颁布上谕:“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清史稿•志一百十九》记载:(1 906年)改刑部为法部,统一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配置总检察长,专司审判,并不会都察院,而三法司之制废。……刑事有检察官莅审,人命有检察官相验,法院行之而不能行之于州县(政府)。
              --整理自《中国古代法制》
              材料二  宪法修正案第五条:“非经大陪审团提出报告或起诉,任何人不受死罪或
              其他重罪的惩罚,惟在战时或国家危急时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伤残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 902年以前中国司法制度的特点;指出清末司法改革的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1 9世纪末期以前中美法律机构与行政机构关系方面的不同。
            • 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材料四 近代主要政体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2分)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4)根据材料四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政体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①议会制君主立宪 ②
              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③ ④
              法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⑤1875年宪法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 德意志的统一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⑥
              (5)请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取得巨大成功,它既完成了消灭专制王权的任务,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材料二 民国初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2005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1)据材料一说明“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的含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揖美追欧”,实现“旧邦新造”,曾力图把西方哪些民主政治制度移植于中国?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哪些成就?
              (4)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驯服”统治者的共同途径是什么。
            • 10. 世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机遇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欧洲的经济和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未抓住机遇完成转型的原因何在?
                  材料二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其实,那个时候,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60年代寻求“王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的背景和作用。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政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