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 2. 中国从被动到主动,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实力不断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晴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
              年代进口出口
              188588200018两白银65005711两白银
              18951711696715两白影14329321两白银
              195447100082两白银227888197两白银
              1911471503943两白银377338166两白银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贸易状况。并指出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1965年-1985年世界贸易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三  中国入世降税大事记
              2002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05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4%降低至9.9%;
              2006年,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至80%和18%至65%降至25%和10%;
              2010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中国调整关税的目的和意义。
            • 3. 如表:
              棉布供应总量(亿平方码)国内机制棉布和进口棉布机制棉纱占供应总量百分比
              供应量(亿平方码)占总量百分比
              187520.944.5721.8%1.9%
              190525.175.3621.3%50.1%
              191927.439.4534.5%58.8%
              193129.4611.3138.4%73.7%
              是《近代中国市场棉布、棉纱供应表》.此表反映出当时(  )
              A.进口棉布在中国滞销
              B.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
              C.手工棉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D.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4. 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
            • 5.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日本美国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
              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英国、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 6. 图是我国近代清末宣统年间发行的股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企业集资的一种主要形式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表明当时中国中国金融证券业已经形成
            • 7. 读下表,表格内容能够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类别
              年份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5.681.82.6
              191039.841.418.8
              192040.139.420.5
              ①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②传统手工业在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完全破产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④自然经济完全失去了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 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无法从图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份
              类别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5.681.82.6
              191039.841.418.8
              192040.139.420.5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C.我国的自然经济更进一步解体
              D.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 9.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
              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0. 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一                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苦力544鸦片馆主353杂货商329钱庄助理228
              百货业主453洋行雇员344船民253茶叶店主174
              裁缝375木匠、建筑工、承包商330船商、丝商、棉商230老鸨222
              小贩165米商123酒店业主151糖果商、面包商119
              佣人152典当商119理发师132煤商95
              资料来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
              材料二
              1865年   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7年  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
              1872年  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
              1884年  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
              1897年  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立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
              《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
              1911年  《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
              1925年   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
              --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材料三

              注: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
              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
              (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