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 2.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3.

              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
            • 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5.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布局不合理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工业结构不合理
              D.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大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海关十年报告》

              请完成:

              (1)上述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2分)

              (2)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6分)

              (3)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

               

            • 8.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9.

              如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同学之间出现了两种观点。你认为能够成立的是

              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再证明,只有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近代化争取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A.乙方观点
              B.甲乙方都对
              C.甲方观点
              D.甲乙方都不对
            • 1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图一】昔日的边陲小镇——老深圳(1982年)

               

              【图二】今天的现代化都市——新深圳

               

              【图三】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后的亲笔题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近代民族企业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6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在哪两个省区?(2分)

              (3)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