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2.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3.

              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0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 4.

              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
              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
              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 5.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王夫之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商品经济没有发展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得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市民阶层尚未形成
            • 6.

              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 7.

              下表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农村地权分配状况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村地权分配总体趋于分散
              B.利于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C.严重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列强长期侵华战争所致
            • 8.

              (26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10分)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 9.

              某位历史老师以右图作为教学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他可以用于教学的课文有

              ①《民族工业的春天》

              ②《洋务运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

              ④《近代工业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 10.

              (2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世袭贵族统治瓦解后各种新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纷纷涌现……春秋战国的吞并战争在公元前三世纪结束时,大黄金时代达到巅峰。

              ——据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1901—1928年天津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清政府)在“实业救国”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发布“新政”上谕,颁布了一些促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如设立专门管理工商业和教育事务的机构,制定各种政策性鼓励兴办工商业的章程。附近农村剩余人口流向城市,成为新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附近农村称为企业商品的销售市场。大规模收回“利权运动”使外货输入量急剧下降。新政时期华北局势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乱。后来,一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大量牵制了列强力量,各界人士的反帝斗争和抵制洋货运动,都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据陈迪新《天津近代工业的黄金时期工业概况及原因浅析》

              材料三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社会迅速发展转型,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出身高贵、温文尔雅、衣食无忧、教养良好等绅士理念逐渐弱化,边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成为信条,形成所谓“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尚。

              ——据李增、龙瑞翠《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大黄金时代”的平民地位变化的政治原因。(6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天津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条件。(10分)

              (3)分析材料三英国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的“黄金时代”中道德观念变化的相同之处。(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