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 2.

              由于种棉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少,到了清代康乾之时,整个上海地区,正如两江总督高晋所说:“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由材料可知康乾时期

              A.种植水稻比种植棉花获利更多
              B.农民没有改变自己的种植结构
              C.该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政府已经不在该地征收粮食税
            •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 4.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加强
              B.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5.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土纱遭到了机制纱的排挤
              B.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C.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D.19世纪土纱占主导地位
            • 6.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 8.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自然经济
            • 9.

              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年代

              进口

              出口

              平衡

              1865年

              55,715,458两

              54,103,274两

              –1,614,184两

              1875年

              67,813,247两

              68,912,929两

              +1,109,682两

              1885年

              88,200,018两

              65,005,711两

              –23,194,307两

              1895年

              171,686,715两

              143,293,211两

              –28,402,504两

              1905年

              447,100,082两

              227,888,197两

              –219,212,549两

              1911年

              471,503,943两

              377,338,166两

              –94,165,777两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
              C.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
            • 10.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 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 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