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
              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 2. 有关早期维新派思想与中体西用思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待中西文化的观点上是一样的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
              C.早期维新派始终与“中体西用”思想差异较大
              D.二者代表的阶层是一样的
            • 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4.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之洞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早期维新派认为“君民共主”制度最好
              C.康有为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D.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5.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致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
            • 6.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 7.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甲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清政府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 8.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物,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言论应该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9.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