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 2.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3.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4.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

              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
              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
              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 5.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B.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C.李贽笔下的孔子
              D.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6.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 7.

              近代史上,在中国,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远胜于生物学。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生物进化论。这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

              A.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急切希望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C.没有将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D.深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
            • 8.

              (14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设置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武备学堂(1895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等。

              ——白莉、汪刘生《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通一国之书。”……他还具体指出,“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他所注重的“中国经史大义”……实际上是经过康有为改造,并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公羊春秋”学说。(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如林圭、李炳寰、蔡锷、唐才质等,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特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

              ——《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四   准此以定中国教育之方针,教于斯,学于斯,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于下方:(一)现实主义。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二)惟民主义。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三)职业主义。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今之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于不克自存之悲境也。

              ——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教育的进步与不足,并据此概括其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时务学堂在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及其积极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3分)

               

            • 9.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 10.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