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4年孙中山说“平均地权”要做到“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由国家当给以土地”。国家土地从地主处买来。“节制资本”基本内容是:凡在中国土地上的有独占性企业,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空,不论属于中国人所有还是属于外国人所有,一律收归国家经营管理,以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
              B.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一致
              C.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
              D.决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分) 
              (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2分)
            • 3.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效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4.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孙中山的思想主张上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
              ①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③民生主义涉及到工农的普遍要求;④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反对帝国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6.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 7.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 8.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 9.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发展资本主义
            • 10. 20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